亚洲AV无码再现,无码播放一区二区三区,黄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国产区 日韩区 欧美区 动漫区

人民網
人民網>>文旅·體育

泉州項目申遺成功:穿越時空,千年古港向世界講述海絲故事

韋衍行
2021年07月25日17:50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7月25日,在福州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4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至此,我國的世界遺產總數達56處。

蒼官影里三洲路,漲海聲中萬國商。作為我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宋元泉州是世界海洋貿易中心港口的杰出范例。泉州系列遺產由22處代表性古跡遺址及其關聯環境和空間構成,具有鮮明的海上貿易和東西方文明交融特征,見證了“刺桐”這座古代東方大港的地位、奉獻與風韻。

古港芳華 宋元時期卓越的海洋商貿中心

此次申遺項目的名稱定為“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體現了從人類發展的視角來審視其對世界的貢獻。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建筑歷史研究所副所長、泉州項目申遺文本團隊負責人傅晶表示,“作為國家口岸的泉州,支撐著10至14世紀世界海洋貿易網絡的繁榮。”

由中山南路拐進水門巷,再穿過熱鬧的竹街集市,沿著溝渠往東,岸邊佇立著一塊龜裂的石碑,上書“泉州市舶司遺址”。市舶司是封建王朝為了管理海外貿易而設立的專門機構,是一個國家開展海洋貿易的文明窗口。元祐二年,北宋政府將福建市舶司機構設在泉州,標志著泉州港重要地位的確立。

市舶司遺址。泉州市申遺辦供圖

“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合宜,所得動以百萬計,豈不勝取之于民。”及至南宋紹興末,泉州市舶司的收入每年大約在百萬緡上下,約占南宋全部財政收入的近5%。

豐富的手工業產品,則是泉州能成為東西方貿易大商埠的重要支撐。其中,德化窯的瓷器、安溪青陽(今青洋)鐵場的鐵器等暢銷海外,顯示出宋元泉州強大的產業能力和貿易輸出能力。

安溪青陽下草埔冶鐵遺址。人民網 劉微攝

遙想當年,能工巧匠云集泉州,在熾熱的爐火前揮汗如雨,源源不斷地產出各式瓷器和鐵器。燒制瓷器和鍛造鐵器時的熊熊烈焰,與盛開的刺桐彼此呼應,見證著海上絲綢之路的商貿盛況。

據傅晶介紹,宋元泉州的海外貿易范圍涉及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東非等廣大區域,“來往于泉州的多元社群不僅留下了多元而絢爛的貿易活動和文化、生活印記,還將泉州當地乃至全中國的商品與文化通過繁榮的海洋貿易網絡傳播到世界各地。泉州也由此聲名遠揚。”

兼容并蓄 多元文明交流互鑒的城市范式

州南有海浩無窮,每歲造舟通異域。承襲海洋文化的博大與包容,泉州以開放的胸襟,將本土文化與舶來文化融合、打磨,成就一道道文化奇觀。

“大量屬于不同宗教的遺存的發現,證明了泉州城與西亞、印度和東南亞文化之間的密切關系。”在廈門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劉翀看來,泉州不僅是一處發達的海貿港口,同時也是來自世界各地的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海貿商人的聚居之所和漂泊生活中的精神家園。

開元寺是泉州“世界宗教博物館”的一方縮影。大雄寶殿后廊一對十六角形石柱,雕刻有印度教古代神話故事;東西塔不僅代表了13世紀中國石構建筑技藝的最高水平,也處處顯示著神秘的印度元素。

開元寺大雄寶殿。人民網 劉微攝

清凈寺作為中國現存最古老的伊斯蘭教寺院之一,見證了10至14世紀中國與阿拉伯地區的文化交流。主要建筑之一明善堂,其正廳內部按照穆斯林禮拜所需風格進行布置。

元代,摩尼教與泉州的佛教和道教信仰融合,創造了“道貌佛身”的草庵摩尼光佛造像,是世界上唯一保存下來的摩尼教教主石刻造像。

泉州東西方文明兼容并蓄、多元文化和諧交融的景象,向世界展示著中華文化的生命活力,即使在今天也令人驚嘆不已。聯合國前秘書長科菲·安南曾感嘆道:“我們現在這個世界需要學習的,泉州人以前就做到了。”

悠久綿長的海上交通歷史、盛極一時的對外交流文化、璀璨絢爛的中華海洋文明……“泉州在傳統的中華農業文明帝國中開辟成梯航萬國、舶商云集、多元繁榮的世界大港,成為世界海洋貿易中心港口的杰出典范,推動了東西方文明交流互鑒,提供了一個經濟繁榮、自由開放、文化包容的城市范式。”泉州市副市長周真平說。

永不止步 為世界遺產保護貢獻中國力量

南音悠悠未曾歇,海絲風華今再起。與深入推動“一帶一路”建設、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節奏相隨,泉州借由申遺的方式走到世人面前。但申遺成功不是終點,對遺產的保護仍在路上。如何有效、充分地做好泉州系列遺產保護管理工作,是所有人關注的焦點。

“三五步一個文物古跡,三五步一個名人故居,三五步就能聽到古街巷里的遺聞軼事、民間傳說。”泉州城市規劃建設專家顧問組組長周焜民曾經如此形容泉州古城的文化遺存密度。6.41平方公里的面積的泉州古城,集中了8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4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5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600多處古建筑及近現代重要史跡、代表建筑等傳統風貌建筑。

對此,泉州將古城整體納入遺產緩沖區保護,按照“原真性保護、活態化利用、功能性提升、生態型修復、家園式共造”的理念,開展生態修復、城市修補,實施街巷環境提升、業態提升等綜合保護整治項目。“改善人居環境,保護歷史文化底蘊,致力打造‘世界的古城、活著的古城’。”周真平說。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新增13項世界遺產,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工作取得歷史性成就。此次泉州申遺成功,是我國高度重視文化遺產保護的又一力證。

從縱貫八省份的“中國大運河”到橫跨四省區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從“鼓浪嶼:歷史國際社區”到“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這些根植于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切實做到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使文物保護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眾。

1985年,中國加入《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36年來,中國世界遺產保護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教育部副部長、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主任田學軍說道:“中國政府認真履行《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大力推動世界遺產保護事業發展,為世界遺產保護事業貢獻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

多年來,中國以高度的使命感、責任感,保護著人類共同的財富。隨著中國遺產保護事業的發展,中國也以更為積極的態度參與到國際合作當中,成為貢獻者。“中國愿意以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為契機,與各國就世界遺產的保護開展深入的交流與合作,共同為世界遺產事業作出新的貢獻。”田學軍說。

(責編:申佳平、高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懸崖之上》為隱蔽戰線群英立傳
  • 張桐與你一起重溫《青春》
  • 白敬亭與你重溫《史硯芬訣別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