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AV无码再现,无码播放一区二区三区,黄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国产区 日韩区 欧美区 动漫区

人民網
人民網>>文旅·體育

新時代博物館、美術館開展社會美育

美在浸潤 育在融合(堅持“兩創”·關注新時代文藝)

鄭 奕
2024年08月04日06:1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做好美育工作,要堅持立德樹人,扎根時代生活,遵循美育特點,弘揚中華美育精神,讓祖國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長。”美育有助于提升人們認識美、欣賞美、理解美、創造美的能力,在立德樹人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近些年,伴隨著“文博熱”,各地博物館、美術館積極拓展美育形式和空間,開展“社會大美育”實踐,助力學習型社會建設。暑期來臨,許多博物館、美術館推出多種特色活動,為親子游、學生“充電”等提供了好去處。豐富多彩的項目策劃與實施,既折射出新時代博物館、美術館公共教育的發展現狀和趨勢,又給當下與未來的探索以引導。

  夯實根基

  供給“基于實物的教育”

  博物館、美術館較之其他公共文化服務機構的特性在于:以實物為基礎,供給“基于實物的教育”,即為觀眾提供與實物“遇見”并收獲多重感官體驗的機會。物的真實感,有利于培育實證思維,幫助人們完成從感性到理性的認知過程。

  博物館、美術館的公共教育開展不是孤立的,而是與收藏、研究、展示等各領域密切相關。近年來,我國文博場館不斷以展覽為主要媒介開展教育活動,追求“展教結合”,并通過“物”講好故事,讓文物“活起來”。比如,首都博物館推出的“讀城”系列展覽,就是為青少年兒童量身定制的大型沉浸式、互動式展教融合項目,通過設置問答板塊、拼圖游戲等形式,引導目標觀眾輕松了解古都北京的歷史文化。該系列展覽的成功舉辦表明,為青少年兒童提供融學習與娛樂于一體的美育情境,是博物館、美術館的顯著優勢。事實上,契合未成年人興趣的娛樂元素的加入,可寓教于樂、激發好奇心、強化接受度。文博場館公共教育項目帶來的多重感官體驗,有助于青少年兒童建立起自身與現實生活的真實連接,進而啟智潤心。

  博物館、美術館往往被定位為未成年人重要的教育資源和值得信賴的器物信息資源。如今,越來越多的博物館、美術館正在創新設置特殊互動區,以“實物”為觀眾提供全新體驗。例如,中國考古博物館設置了觸摸文物標本互動區,在確保安全和相關舉措完備的前提下,鼓勵觀眾觸摸古陶片,從而真切感知文物的質地和工藝細節,加深對文物歷史與文化價值的理解。此外,開放式文物修復展示空間也正成為博物館、美術館創新美育內容和形式、豐富觀眾體驗的重要園地,如三星堆博物館的文物保護與修復館、中國絲綢博物館的修復展示館等。暑假期間,還有不少博物館、美術館延長開放時間,以夜游項目拓展美育形式。比如,今年上海市45家博物館于暑期周末晚間開展“博物館奇妙夜”活動,為觀眾提供“特展+活動+文創+社交+生活”的綜合體驗。其中,“實物”將發揮重要作用,讓觀眾更直觀深入地在夏夜體驗歷史之美、文化之美、藝術之美。

  拓展路徑

  進一步與中小學教育結合

  隨著博物館、美術館對未成年人實行減免費開放,我國中小學利用文博場館學習的機制正逐步形成。同時,越來越多的場館或開發系列館本課程,或助力校本課程開發等,推進館校合作、文教結合走向深入,在為青少年兒童教育服務、重點納入義務教育體系、切實融入中小學教學計劃等方面實現創新發展。

  其實,博物館、美術館與學校協同育人,是推動美育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館校合作可以更好地給予青少年兒童知識和信息,進而提升他們的能力和素養,如信息獲取能力、交際能力、思維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等。更重要的是,這將潛移默化地影響中小學生的思想觀念、價值判斷、道德情操,潤物細無聲地將真善美轉化為其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以中國國家博物館與北京市史家胡同小學的合作為例,雙方建立了“課程研發協作體”后,學校三至六年級學生均可利用國博資源進行系統學習。課程還實行“雙師制”授課,由博物館工作者完成館內講授任務,由學校教師完成教室內講授任務,兩部分教學互為補充、相得益彰。當然,博物館、美術館與中小學教育結合,并不能簡單地等同于館校合作,更不能局限于館和校,而是覆蓋了政府部門、學校、博物館和美術館、家庭、社區等的系統工程。它以政府部門為“主導”,以館、校為“主體”,并尤以場館的積極主動為先。目前,這類實踐尚處于探索階段,未來還需在制度推動等方面久久為功。

  時下,如火如荼開展的研學旅行,也為博物館、美術館進一步與中小學教育結合提供了契機。比如,天津美術館依托豐富的地方旅游資源、館藏文物資源、專業人才優勢和館校合作機制,推出“美的旅程”文旅研學項目,并逐步形成“古味津韻文化游”“城市漫步”“美術館里的思政課”三大板塊,成為青少年兒童教育的“第二課堂”。暑期以來,浙江自然博物院、陜西漢景帝陽陵博物院等文博單位也陸續推出特色研學項目,以多種形式打造“行走的課堂”,更好地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效能。當然,當下博物館、美術館在研學中扮演的角色還有限,仍存在一些質量不高、流于形式的研學活動。如何開發一批立德啟智、特色鮮明的研學精品線路和課程,構建研學資源網絡,發揮實踐育人作用,博物館、美術館還需持續探索。

  開放包容

  滋養美好心靈

  美育是路徑,而非終點。博物館、美術館旨在通過美育滋養美好心靈,提高公民綜合素養,甚至是助力實現這樣的社會:每位公民為了完善自己的人格、度過豐富的人生,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學習,并且其學習成果能發揮價值。為實現這一美好愿景,博物館、美術館越來越注重從分眾化、一體化、衍生化等維度來策劃和實施教育活動。

  分眾化,即文博場館根據服務對象和工作性質的不同,實行差異化項目管理,且同步合理調配館方資源,從而使“觀眾”不再是一個模糊的概念,而是由許多個性鮮明的個體組成的群體。比如,江蘇省美術館推出的“與美相約——大眾審美感知體驗課”,其中的導賞、互動體驗主要面向未成年人,版畫藝術書展、版畫工坊面向青年,學術講座主要面向23歲至70歲的藝術愛好者、從業者,非遺傳承活動則面向全年齡段受眾。多樣化的“菜單式”供給,更好滿足了大眾的美育需求。

  一體化,一方面聚焦“廣度”,意味著博物館、美術館的教育活動開展不局限于觀眾的實地參觀階段,也包括參觀前和參觀后兩階段。目前,上海自然博物館、錢學森圖書館等都在應用三階段原則,循序漸進、富有針對性地策劃與實施各階段活動。另一方面聚焦“深度”,因為參觀展覽本身即是最基本和普遍的教育活動,越來越多的場館基于展覽開展一系列延伸和拓展型教育活動。

  衍生化,即博物館、美術館圍繞某個主題,開發一系列不同內容和形式的項目,以多元供給,達到“總有一款適合你”的功效。像浙江美術館的“無界之歸——杭州纖維藝術三年展”系列公共教育活動,就打出了一套包括作品工作坊、講座、快閃劇場等形式的“組合拳”。

  讓美的力量輻射至更遠的地方、抵達更廣的人群,不少博物館、美術館圍繞“卓越與平等”的理念展開多元實踐。故宮博物院在其官方網站上線“我們的故宮”教與學資源,供社會各界免費下載利用;武漢美術館推出“藝術的分貝:聽障人群美育項目”,用藝術之美點亮特殊人群的生活;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啟動的“社會大美育計劃”,推動更多文博機構打開“圍墻”,成為大眾接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滋養的美育大課堂……如今,越來越多的博物館、美術館加入開展公益性美育活動的行列。

  美在浸潤,育在融合。博物館、美術館應全方位理解“浸潤式美育”的學理內涵與實踐特征,充分發揮在社會美育中的價值與作用,在實踐中探索創新之路。博物館、美術館公共教育的不斷完善,將推動形成全覆蓋、多樣化、高質量、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美育體系,以及“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的機制,營造向上、向善、向美的社會氛圍。

  (作者為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系主任)

  版式設計:蔡華偉

  《 人民日報 》( 2024年08月04日 08 版)

(責編:胡永秋、楊光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