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中國”暑期影評丨《長安三萬里》:詩人譜寫的民族精神志
長安三萬里,詩賦九千篇。蓋世乾坤作,孩童信手拈。
詩,道不盡的悲歡離合,書不盡的家國天下;詩,沉甸甸的民族精神志。
《長安三萬里》,以安史之亂為背景,高適、李白之交為線索,從開元盛景到破敗流離,從意氣風發到心灰意冷,從山窮水盡到柳暗花明,描繪大唐風華的多姿圖景。
青年太白,云游四方,瀟灑豪邁,天生我材必有用。失意李白,嘆世間繁華如夢,恰似曇花一現。圣上青睞,紙醉金迷,太白一醉,不知幾時醒。朝堂兇險,人間道已窮,太白入道門。永王納士,太白暮年,壯心誤入,發配夜郎。天下大赦,千里江陵,一日即還。
李太白的人生經歷真是悲喜交加、大起大落,方入天堂、又下地獄。而在起起落落中,太白盡顯其“精神張力”。
縱觀全片,他始終游走于入世與出世之間。李白一生中,儒釋道似乎輪流“坐莊”。兜兜轉轉,他始終希冀能夠“大鵬一日同風起”,實現他“九萬里”的鯤鵬之志。然而,現實的失意,讓他只好在出世的提筆揮毫、天馬行空中“大展宏圖”,在“高歌踏破”中一掃苦楚。但,誠如片中高適所稱:“人生雖有憾,詩卻更精彩”。
李白之人,豪放灑脫,處世不拘小節;李白之作,更是“豪邁奔放”的驚天之作。“謫仙人”興致一來,要“欲上青天覽明月”;沒人陪著喝酒,就要“舉杯邀明月”;遇到不如意,定要“直掛云帆濟滄海”。為感謝汪倫的情誼,他把深千尺的“桃花潭水”都“搬”出來了,就連頭發,那都是“白發三千丈”。
影片中的高適與李白之交,更是“朋友”之典范。從兩人初見便“不打不相識”,到共往長安求功名,從青絲到白頭,兩人相扶相助。高適缺乏自信,李白則多加鼓勵,李白迷戀歌舞,高適則呵斥制止。最令人動容的是影片后半段,高適拱手后騎馬轉身離去,但當程公公說到“我還有李白的消息”時,高適猛然回頭,望眼欲穿,聽罷李白大赦以及所作新詩后,欣然策馬上路。朋友情誼,無關山高水遠,只在天南地北的一絲牽掛。
片尾,暮年高適,遼原眺望,言道:“詩在,書在,長安就會在。”長安之為長安,不在朱門玉器,不在王侯將相,在詩的精神。在詩人們的筆下,無論“榮辱興衰”抑或“高山大川”,所譜寫的,不僅是個人的“酸甜苦辣”,更是民族的“起承轉合”。
詩,不單是紀實的印記,更是精神的烙印。它存儲著民族的生命體驗,保留著民族的精神向往。讀詩,看的是他們,照的卻是自己。讀詩,不是“知識性”的汲取,而是“超越性”的體驗。透過詩,一方面,超越當下,突破時空的局限,我們體會到詩人彼時的“離合悲歡”;另一方面,超越個人,突破個人的局限,我們感受到民族集體的“情感交融”。
“奔流到海不復回”的千里黃河,豈非大夢人生的“白駒過隙”?“長風破浪”“會當凌絕頂”的氣吞山河,又豈非低潮谷底的踔厲奮發?
“月出驚山鳥”所帶來的剎那徹悟,縱越千年,請君側耳,照舊“時鳴春澗中”;“采菊東籬下”所體會的怡然自得,橫亙萬里,請君抬首,仍是“悠然見南山”。
古時的情感,今日我們還在經歷,古時的向往,今日我們仍在追尋。詩人,還在繼續觀察、體悟與想象,詩,這本民族精神志,也還要繼續編寫。
詩尚在,江山依舊,向云端,同去長安。
(作者系西南政法大學碩士研究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