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AV无码再现,无码播放一区二区三区,黄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国产区 日韩区 欧美区 动漫区

人民網
人民網>>文旅·體育

四川理塘 一座小城的文旅創新密碼(城市味道·行走縣城看中國)

本報記者 李凱旋
2024年02月08日06:1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圖①:理塘縣勒通古鎮,游客在觀看特色表演。
  理塘縣委宣傳部供圖
  圖②:遠眺格聶山。
  旺 修攝

  理塘縣甲洼鎮風景。
  王長貴攝

  理塘,一座“云天交匯”處的縣城。她矗立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西南部高原上,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被稱為“天空之城”。放眼望去,雪山草原環抱,風光如畫。

  在互聯網與文旅熱的推動下,近年來理塘成為“網紅”城市,文旅吸引力和影響力不斷提升。2023年,理塘縣接待游客319.2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39.2億元,同比增長66.7%。

  “遠”與“近”

  文旅資源豐富多樣,人文與自然和諧相融

  臨近春節,理塘的草原披上銀裝。這里地處大香格里拉旅游環線,擁有超過5200個文化旅游資源,人文景觀類型豐富。

  提起理塘,許多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是詩意而遙遠。從縣城向西南,穿過草原,就進入格聶景區。海拔6204米的主峰格聶山終年白雪皚皚,在陽光照射下熠熠生輝;7座山峰、8條溝谷在此展開,如同綻放的花朵。

  “這兒有溫泉,快下來泡泡。”格聶山下的然日卡村溪流潺潺,游客老陳興奮地說著,赤腳下了水。他從廣東省深圳市自駕前來,在理塘已經住了半個月。村中的旅居者不少,老陳覺得,“離開喧囂,沉浸在自然風光中,心靈得到了休憩。”

  確實,來到這里,與自然的親近感總會油然而生。被原始森林涂抹成暗綠的遠山與陡峭的山脊組成冷峻山色。與格聶山東南的圓形海子“格聶之眼”對視,只覺天與山近在咫尺,如與自然融為一體。大自然的筆觸是率性的,山中色彩變幻,一日間四季輪轉。

  比起高寒山地,理塘縣城以西的毛埡大草原則宜人許多。夏季青草延綿數十公里,匯成無垠綠海。河水蜿蜒,成群牦牛悠然飲水,不時有小牛犢在游客腳邊蹲伏下來。丹頂鶴、水獺、羚羊等大量野生動物棲居在這里,走進毛埡,像被自然擁入懷中。

  隨著國道318川藏線暢通完善,騎行日漸風靡。73歲的所波把自家房屋打造成驛站,為騎行者提供優惠食宿,已堅持了10多年,“每年3月到11月,只要大雪沒封路,就會有人來。”小小驛站每年能接待游客近1萬人次,足見騎行之熱。

  “夢在遠方,路在腳下;只要出發,終會到達。”驛站的墻壁上記錄著一個個追夢故事,很多游客留下衣服、旗幟為念。騎行在川藏線是場嚴峻的考驗,所波常與住客交流,“完成這場騎行,生活中有再多困難,也能勇敢面對。”

  落日為縣城抹上紅暈,地域風情更醉人。歡快的舞曲在勒通古鎮躍動,村民與游客手挽手跳起鍋莊舞,鎮上4000余戶民居組成民俗景區,游客可以觀古跡、品戲曲、逛微型博物館。

  理塘的夜晚一樣熱鬧。身著民族服飾的少女在燈光下莞爾一笑,攝影師按下快門;遠處音樂響起,酒吧歌手已開唱;美食街上走走,青稞做成的面包松軟可口,牛奶冰淇淋醇香誘人……活力隨著人群流動匯入城市肌理。

  “舊”與“新”

  馬術等傳統技藝走進直播間,特色產業與時俱進

  馬背上的騎手威風凜凜,駿馬飛馳中側向俯身貼地,電光石火間拾起哈達,贏得陣陣喝彩——理塘“八一賽馬會”精彩紛呈。

  理塘賽馬歷史悠久,每年藏歷六月舉辦隆重的賽馬會,已延續400多年,隨后逐漸演變成“八一賽馬會”。節日期間,家家戶戶穿戴盛裝,備好美酒佳肴,聚在草原上觀賞馬術。

  為何鐘愛賽馬?高原寒冷,發展產業、建設家鄉需要勇氣與耐力。“馬術錘煉腰勁臂力,與馬兒磨合要耐得住性子。”理塘縣馬術協會會長洛絨桑批覺得,賽馬凝聚了理塘人的精氣神。

  隨著時代發展,年輕人的文化活動越來越豐富,喜歡賽馬的人少了,理塘縣馬術表演傳承人數量一度明顯減少。

  如何與時俱進?關鍵要融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這些年,理塘賽馬會陸續加入騎行體驗、歌舞表演、美食展銷等元素,同時聯合鄉鎮小型賽馬會,打造特色旅游線路,進一步帶動育馬賽馬產業發展。

  如何賡續傳統?教育為文化傳承注入活水。2021年起,馬術教育走進理塘校園。縣里成立青少年馬術文化素質教育中心,開設研學課堂,洛絨桑批成為孩子們的教練。

  “孩子們既鍛煉了體魄,也培育了尊重生命、愛護自然的責任心。”理塘縣教體局局長雷紅生說。

  架好手機,00后達洼開始直播,介紹起騎馬的要領。2023年大學畢業后,他回到家鄉做起網絡主播,短視頻平臺粉絲約4萬。在理塘,幾乎每個村落都有這樣的青年。

  多元文化碰撞更新,偏遠小城想留住傳統、做出特色,需要主動創新。馬術、戲曲、紡織,理塘的年輕人帶著傳統技藝走進直播間;從自然風光到民俗風情,在短視頻平臺上,理塘熱度常年不減。短視頻的興起為理塘打開一扇新的文化窗口,培育出30多名粉絲量過萬的網絡主播。

  達洼的視頻沒有過多編排修飾,鄉親們勞作烹飪、騎行歌舞的真實剪影,就能收獲很多點贊,吸引不少網友前來打卡。達洼覺得,“美好的自然、淳樸的生活,大家都愛那股‘鄉土味兒’。”

  家鄉越來越火,達洼高興之余,也有些感觸,“雖然收入增長了,粉絲增多了,但不能只為賺取流量,更重要的是把家鄉的故事講好。”

  為營造清朗的網絡環境,理塘建立點對點扶持機制,通過政策宣講、電商培訓、創作賽事等一系列舉措對網絡主播進行正向引導。“我們要培育成長空間廣闊、充滿正能量的就業新選擇,吸引更多青年回鄉講述理塘故事。”理塘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劉波說。

  “冷”與“熱”

  “網紅”城市想要“長紅”,需立足特色、延展優勢

  薄霧未散,餐館負責人益西志瑪早早出了門,到農貿市場采買。

  以農業、畜牧業為主的第一產業是理塘的經濟支柱。果蔬、菌菇等農產品暢銷各地,優質肉品供不應求。

  發掘文旅資源,變化悄然發生。2018年理塘縣提出優先發展文化旅游業,投資近8000萬元建成勒通古鎮景區,益西志瑪店外的街道有了新面貌,民宿和餐飲店鋪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來。眾多特色景區被陸續打造,游客漸成消費主力。

  2020年11月,理塘小伙丁真珍珠的視頻走紅網絡,理塘城市宣傳片上線72小時內播放量突破7億次,“理塘”的網絡搜索量增加620%,一躍成為“網紅”城市。

  流量轉化為文旅推力。2021年國慶假期,理塘縣旅游收入同比增加72.4%,全年累計完成游客接待160萬余人次,實現旅游收入39.8億元。理塘縣文旅局局長格絨說,2022年,理塘縣旅游綜合收入占到全縣GDP的26%。

  更多關注,意味著更多挑戰,倒逼理塘努力將短板一塊塊補齊。“要想‘長紅’,步子得扎實。”格絨說,文旅產業涉及面廣,縣里組織各相關部門專題探討發展路徑問題。文旅熱潮中,理塘以“冷思考”促提升。

  服務更專業了。縣城酒店數量持續增加,已超過450家;當地開展從業人員技能培訓,組建文旅“智囊團”;大力鼓勵民宿發展,全縣民宿數量已超過100家。

  配套設施提升了。先后投入約3億元資金用于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推動理塘成為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2022年打造文旅大數據中心,將文旅資源數字化匯總,讓城市更智慧。

  “擦亮招牌,護好口碑,熱度才能維持得住。”理塘縣市場監管局局長單珍澤仁說。理塘縣市場監管、文旅等部門組成聯合隊伍,在旅游高峰期間對景區、餐廳、市場等重點場所開展每日巡查。

  網紅城市“出圈”的背后,是文化經濟的活力表達。浙江大學旅游與休閑研究院副院長嚴力蛟認為,網紅城市的“長紅”離不開持續出新,“要從全產業鏈思維出發,打造‘吃住行游購娛’各環節特色。立足特色、延展優勢,城市亮點紛呈,自然能引客來。”

  如今,牦牛奶、酥油等特色產品被做成創意化妝品,古鎮旅拍、騎馬漫游、星空露營等新項目受到歡迎……在理塘,文旅產業鏈不斷延伸,發展新動能處處涌動。

  順應變化,益西志瑪的菜單換了幾版,研究出不少新菜品。當然,最受歡迎的還是一碗傳統“吉祥粥”。這種粥是她跟祖父學來的,將黑青稞搗碎,配上新鮮牛肉放入鍋中燉爛,最后加入人參果,咸香中帶著甘甜。益西志瑪說:“家鄉的好食材,再加上耐心的烹飪,做出了一道令人喜愛的美食。”

  日新月異的理塘,城市面貌變了,發展觀念變了;不變的也不少,壯美風光不變,淳樸民風不變……

  《 人民日報 》( 2024年02月08日 12 版)

(責編:胡永秋、楊光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