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陳出新、以文促創催生文旅新寵
頭戴南華縣“青頭菌花環”、吃著昆明植物園“高山植物款四色雪糕”、買一個“講武堂”冰箱貼、收藏一套民族紋繡飾品、自己動手做一條扎染長裙……作為老牌旅游“打卡”地,游客對云南文創產品的熱度逐年高漲。文創產品“以文促創”,不僅是云南豐富人文資源的縮影,也是傳統文化與市場需求的創新結合,已經成為旅游消費的重要增長點,各大品牌商也不斷推陳出新,緊跟熱點。
昆明街頭一組“滇式文創糕點”頻頻出圈
今年暑假,一組由百年老字號昆明冠生園和云南文創企業拾翠攜手推出的“滇式文創糕點”伴手禮就十分火爆:漾濞核桃棗泥餡的“甲馬財神”、糯香炭燒咖啡味的“版納吉象”、香辣牛肉雞樅版“狀元過橋米線”、糯香檸檬滇紅茶味的“百年金馬坊”……“我們排了兩小時隊都沒買到冠生園的這款文創糕點!”“在小紅書上看到這款伴手禮就專門來門店購買,希望把云南的IP帶回家。”這一現象是云南文旅市場的一個縮影,但云南一直在探索文旅全產業鏈的升級,圍繞本地化的創新IP賦能傳統老字號,用年輕人喜歡的文化符號提升傳統商業的市場認可度,也許是一個好方法。
這已經不是昆明冠生園在“文創糕點”上的首次嘗試,今年6月,昆明冠生園正式發布了“云南物,中國風,世界潮”的文化戰略口號,據昆明冠生園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許詩雅介紹:“從2018年開始,昆冠就提出了品牌大文化戰略,在產品設計中就開始嘗試融入更多國潮和文化元素,讓滇式糕點這一傳統伴手禮在傳遞云南味道的同時,講好云南故事,傳播云南味道。”
其中《云南文化系列》滇式糕點作為云南拾翠主導設計的產品,一共有“滇池海鷗”“非遺甲馬財神”“非遺納福瓦貓”三款,每一款背后都蘊含著云南特色文化價值,結合昆明冠生園現代烘焙技術,制作出符合當代人口味的糕點。據云南拾翠設計師介紹:“《云南文化系列》產品的設計均以云南優秀文化作為精神內核,例如‘非遺甲馬財神’糕點造型設計靈感來源于云南甲馬,甲馬是云南地區在民俗活動中進行祭祀和祈福禳災時用來焚燒的木刻印刷品的總稱,糕點整體外觀以元寶為原型,風格延續了甲馬制作特有的刻板拓印風格。口味上則由昆明冠生園融合了大理漾濞核桃的香甜和棗泥的清甜,卻又甜而不膩、輕盈綿密。”濃厚優秀的民族文化更容易獲得文化認同、產生共鳴,將文化背后的故事融入產品才能打造出有溫度、有辨識度的文化IP。
各大品牌IP將云南風物融入產品設計走出了品牌+文化產業發展的第一步,但將文創IP進行衍生與開發,產生出新的文化價值才是品牌長遠發展的關鍵。多年來,云南拾翠致力于特色文化產品開發及文化資產運營管理,通過創意、設計、現代美學、當代技藝和互聯網數字技術對非遺項目和工藝美術項目進行生產性開發和保護,作為云南省版權服務工作站之一(服務站編號09),以文化創意的版權保護為契機,進一步推動企業在品牌建設、文化傳承和市場創新方面的發展。
許詩雅介紹:“今年出圈的這一系列滇式糕點伴手禮中,《云南文化系列》是昆明冠生園與云南拾翠聯合設計投產的文創作品,雙方共同注冊進行了版權登記,作為擁有百年歷史的‘中華老字號’,產品版權登記和保護也成為我們產品開發最堅實的后盾,下一步我們也會繼續從產品線的延展、現有產品的迭代上繼續夯實產品版權保護,把它們都轉化成為企業寶貴的無形資產財富,最終讓昆明冠生園滇式糕點伴手禮成為云南本土伴手禮一張響當當又獨一無二的名片。”
據2024年云南省知識產權宣傳周新聞發布會上公布的數據,2023年云南省版權作品登記達10.97萬件,同比增長112.76%,云南省綜合運用各項知識產權制度和政策措施激勵創新,知識產權創造保持快速增長勢頭。云南拾翠在2021年度獲批成為云南省版權服務工作站(服務站編號09)后,為園區所有企業提供版權登記、展示服務,幫助更多人和企業加入版權的宣傳、登記、保護、運用中來,有效提升版權登記作品的數量和質量。
同時,云南拾翠通過與無印良品、宜家薈聚、王府井百貨集團等世界知名企業的合作,建立起了展銷渠道,為云南傳統文化及民族、民間工藝的創新、創意版權產品實現更多展覽和交易創造持續性機會,讓版權產品的交易能夠具有更多的實際的場景和客流量。
經過十余年的發展,云南拾翠與300余位非遺傳承人和工藝美術大師保持長期合作往來,匯集了53個非遺項目、102個手藝品牌、64位創新設計師、200余個在地物產機構、18種少數民族工藝、形成對33個工藝美術特色鄉村的直接幫助,通過打通版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服務全鏈條,實現版權登記保護與文化產業的有效融合。
文創產品的版權保護,讓更多企業在發展的同時,講好云南故事、推廣云南生活、賦能云品文化,讓云品品牌發揮出更具優勢的價值,助推云南文化產業繁榮發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