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貫》懸案上演 “游戲感”情節帶你“看”當代公案新演繹
人民網北京12月16日電 (韋衍行、宋金航)12月14日,中國國家話劇院青年導演創作扶持人才培訓項目(青年導演創作扶持計劃第三季)原創劇目《十五貫》在國話先鋒智慧劇場上演,以極具“游戲感”的情景打造,帶領觀眾在銅錢里“窺”人心,“看”見當代公案新演義。
《十五貫》劇照。中國國家話劇院供圖
“葉落,鳥散,人驚,馬亂。可若葉不落,是否這一切都不會發生呢?”《十五貫》講述的是無辜的書生崔寧路過太平縣,遇一遭奪財命案,卻被栽贓殺害的故事。演繹情節由此展開,他在輪回前借判官筆之毫重回冤案當天,通過蛛絲馬跡尋真兇。
此故事改編自馮夢龍“三言”的《十五貫戲言成巧禍》,與原著不同的是,導演與編劇嘗試將主角變為枉死書生崔寧,故事從他生前死后的視角重新展開。《十五貫》的舞美采用“極簡”風格,一彎明月、一個斜臺構成了整部劇的道具。舞臺上的燈光運用十分巧妙,音樂風格選用電子合成器與戲歌融合,表演方式虛實相交,配合戲曲風的定點音效,為觀眾營造出偵破案件的玄幻情景。談到在舞臺上大面積使用斜臺道具,導演劉一晨表示這是主創團隊在創作初期達成的共識的“巧思”,呈現出更有層次的“空間感”。在一個不寫實的空間,使用斜臺道具從物理層面將戲劇的空間進行有效分割,同時也在劇情推動層面在觀眾心理做一個分割。
《十五貫》演員們采用“頭麥”的形式將麥克風貼于頭頂,有助于戲曲唱腔的收聲。這個細節設計很大程度上減少話筒對表演的限制,不容易發生噴麥問題。《十五貫》中有大量戲劇元素,在唱段編排中,編劇孫浩程憑借扎實的戲曲功底和對音樂的敏感度提出了許多戲歌的方案,他表示,這一次最大的挑戰實際上是一直以來“類戲曲文本”當代化的挑戰,如何做到保持“戲曲骨骼”的同時還能具備小劇場的思辨性,用戲劇作品的結構重新解構經典,在這上面嘗試了很多。
《十五貫》劇照。中國國家話劇院供圖
縱觀整場演出,男主角崔寧通過判官筆的多次閃回案發當夜的現場,情節跌宕起伏。談到創作內核,導演劉一晨將其總結為“游戲感”,而“游戲感”的核心體現在互動的真實,在“真真假假”中,尋找案件的真實,更以此體現出在特定時代背景下每個人物真實的人性。
接下來,青年導演創作扶持人才培訓項目(青年導演創作扶持計劃第三季)其他原創劇目將陸續亮相國話先鋒智慧劇場,敬請期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