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AV无码再现,无码播放一区二区三区,黄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国产区 日韩区 欧美区 动漫区

人民網
人民網>>文旅·體育

行走“古都之脊”:一城匯一線 一線連古今

人民網記者 韋衍行
2024年07月27日14:15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7月27日,從印度新德里傳來好消息,“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至此,我國的世界遺產總數達59項。

在南段的永定門城樓上眺望中軸線。人民網記者 韋衍行攝

在南段的永定門城樓上眺望中軸線。人民網記者 韋衍行攝

700多年來,北京中軸線以其宏大的規模、均衡的規劃格局和組織有序的城市景觀,見證著中華文化亙古縱橫、湯湯不息。15處遺產構成要素,聯系起宏偉、莊嚴的國家禮儀場所和繁華、熱鬧的市井街市,成為中國傳統都城中軸線發展至成熟階段的杰出范例。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局長李群表示,申遺成功是新的起點,中國將繼續統籌做好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管理工作,進一步加強與國際組織和《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各締約國的交流合作,借助亞洲文化遺產保護聯盟平臺,為推動文明交流互鑒、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

蘊藏厚重文化

夏日清晨,天色微明。當第一縷陽光掠過地平線,天安門廣場上眾多游客心潮澎湃,一同望著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巍然屹立的天安門城樓和古樸雅致的外金水橋,見證了無數次這樣的莊嚴場景。

聆聽歲月的回響,穿越歷史的風煙。天安門廣場及建筑群位于北京中軸線的核心位置,自形成至今始終是國家禮儀文化傳承的見證。

翻開中國現存最為古老的手工業文獻《考工記》,“匠人營國,方九里,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途九軌,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北京中軸線,以對稱的規劃格局展現了理想都城規劃范式。

其中,故宮外朝與天安門、端門共同構成了“面朝后市”中的朝堂的部分,鐘鼓樓及周邊商業街市是北京內城市肆所在,代表了“市”的部分;位于故宮東南側的太廟,與位于西南側的社稷壇,構成了“左祖右社”的格局。

從景山俯瞰故宮。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從景山俯瞰故宮。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北京中軸線曾經、并且仍將隨著北京城的發展而不斷延續與變化,既是中國古代社會生活方式的歷史見證,又是中國傳統文化與價值觀的活的載體。

人民英雄紀念碑、毛主席紀念堂、人民大會堂、中國國家博物館……天安門廣場及建筑群規劃格局尊重并延續了北京中軸線居中、對稱的布局原則,體現出中華民族“中正和合”的審美和思想觀念,其建筑與景觀展現出中國20世紀中葉公共建筑對民族風格的探索與創新,生生不息、活力無限地體現大國首都的文化自信。

這條7.8公里長的中軸線,將向北延伸至燕山山脈,向南延伸至北京大興機場、永定河水系,形成更為精彩壯麗的城市整體景觀——正如建筑學家梁思成所說,“北京獨有的壯美秩序就由這條中軸線的建立而產生。”

保存歷史記憶

“橋體為單孔石橋……”在北京中軸線最古老的橋梁——萬寧橋邊,一位外地來的游客正輕聲閱讀著文物介紹,當讀到“始建于元代時”,她的眼睛倏然一亮,對身旁的好友說道,“這座橋居然有七百年歷史了,保存得真好啊。”

自元代始建起,萬寧橋一直承擔著南北交通的重要功能。隨著城鎮化發展,附著于萬寧橋及文物之上的設施越來越多。如今,“瘦”下來的萬寧橋周邊擁有不少“留白”空間,橋體附近的石質文物鎮水獸也卸下了籠架,讓游客能夠走近欣賞,了解先人“伏波安瀾”的愿望。

萬寧橋。人民網記者 韋衍行攝

萬寧橋。人民網記者 韋衍行攝

文物和文化遺產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基因和血脈,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華優秀文明資源。加速文物騰退,加強文物保護修繕,立法保護老城風貌……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長、北京中軸線申遺保護工作辦公室專職副主任褚建好表示,目前中軸線申遺保護48項重點任務已經全面完成,北京中軸線保障體系日臻完善,整體價值深入人心。

與中軸線有關的考古工作也在有序推進。2021年8月27日至9月17日,為了解正陽橋的位置與形制,北京市文物局對正陽橋遺址開展了考古發掘,在發掘過程中,出土一具石雕鎮水獸;此后又發掘出正陽橋橋體的東南部分,進一步豐富了北京中軸線的文化內涵。

正陽橋遺址發掘現場。人民網記者 韋衍行攝

正陽橋遺址發掘現場。人民網記者 韋衍行攝

“在疏解、修繕、環境整治中,北京中軸線的歷史格局、歷史風貌逐步復原和生動再現,中軸線的人居環境和城市風貌不斷改善,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不斷提升。”褚建好說。

煥發時代新韻

在永定門公園,記者遇見了多位正在休憩的騎行愛好者。在交談中,記者了解到,他們此趟騎行是從永定門出發,依次經過天壇、天安門、故宮、景山公園,到達中軸線上最北端的鐘鼓樓后繼續往北,直到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再原路返回,“這是我們最喜歡的一條騎行線路,可以近距離品味這座城市的文化底蘊,感受歷史與當下的交融。”

北京中軸線,是歷史軸線,也是發展軸線。如今,這條歷經漫長歲月的都城脊梁,正迸發出新的生命力,閃耀著古韻今輝。

“四九城里聽鐘聲”。走進修繕后的鼓樓內部,沉浸式數字展“時間的故事”的游客絡繹不絕。展覽融知識性、科技性、互動性為一體,全方位講述了鐘鼓樓的歷史和時間文化。在中心券洞內,游客駐足欣賞沉浸光影秀《共鳴》,循著鐘鼓之聲,回溯北京中軸線的保護傳承故事。

游客正在欣賞《共鳴》。人民網記者 韋衍行攝

游客正在欣賞《共鳴》。人民網記者 韋衍行攝

7月16日晚,“光影·北京——2024世界燈光師大會”在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館(先農壇)啟幕。其中的燈光秀從先農壇的建筑特點和人文底蘊中汲取靈感,讓古建筑煥發出新的色彩和活力,既傳遞出中國傳統美學風格,又展示了當代中國藝術家的豐富創意。

北京中軸線文化遺產傳承與創新大賽廣泛吸引公眾參與。據悉,大賽今年新設置了樂游中軸、中軸紋樣和美好生活三個賽道,聚焦中軸線主題游徑的探索,為后續即將建設的中軸線紋樣數字基因庫做好基礎工作,通過引導大眾體驗中軸線上的茶與美食文化,打造“新中式”美好生活。

一線中軸,承古通今。北京中軸線,正隨著時空的行進而不斷拓展,并將陪伴這座城市走向美好的未來。

(責編:方經綸、高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